还有疑问?

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题

立即咨询

抢劫过程中致人重伤后放火毁灭罪证致人死亡行为的定性

发布时间:2013-05-16

 

抢劫罪 致人重伤 致人死亡
附录3:刑事审判参考案例
魏建军抢劫、放火案
裁判摘要:因果关系错误中的事前故意不影响故意犯罪既遂的成立。抢劫过程中使用暴力致人昏迷,误认为被害人已经死亡,为毁灭罪证又实施放火行为造成被害人窒息死亡的,因为放火时没有故意杀人的主观故意,其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应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一)因果关系错误中的事前故意不影响故意犯罪既遂的成立
行为人对因果关系发展的具体样态的认识错误,在犯罪构成的评价上并不重要。因为无论是哪一种因果关系错误,均属于在同一犯罪构成范围内的事实认识错误,故只要行为人认识到自己实施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足已,而不要求对因果关系发展的具体样态有明确认识。因为行为人对因果关系的基本部分有认识,就充分表明行为人对刑法保护法益的背反态度,对因果关系发展的具体样态的认识如何,并不影响对行为人的刑法否定评价和归责可能性,易言之,对于行为故意的成立不发生影响。既然行为人具有实现同一犯罪构成结果的故意,如果现实所发生的结果与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也具有因果关系,行为人对其概括故意支配下现实产生的危害结果就必须承担该故意犯罪既遂的刑事责任。
行为人在抢劫过程中致人重伤,但误认为被害人已死亡,后为掩盖罪行放火毁灭罪证,致人死亡的,属于上述因果关系错误中的第二种情况。对此,我们认为,虽然这种情况下客观上有前后两个行为,是后行为最终造成的死亡结果,但前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未因后行为的介入而中断,应肯定前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且前后两个行为是行为人在一个概括的杀人故意下连续实施的,无论是前行为还是后行为造成的实际损害结果,与行为人意欲实现的结果完全一致,故应以故意杀人罪既遂论处。
(二)抢劫过程中使用暴力致人昏迷,误认为被害人已经死亡,为毁灭罪证又实施放火行为造成被害人窒息死亡的,因为放火时没有故意杀人的主观故意,其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应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虽然被告人发生了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并不影响其故意杀人罪既遂的成立,但是否应对其以故意杀人罪定罪还必须考虑其是在实施抢劫犯罪过程中实施的杀人行为的因素。被告人为了当场劫取财物,当场使用足以致人死亡的暴力手段欲将被害人杀害,在错误地认为被害人已经死亡(实际昏迷)的情况下,为了毁灭罪证、掩盖罪行而实施了放火行为,最终致被害人窒息死亡。杀死被害人的行为作为劫取财物的手段在抢劫犯罪中予以一并评价,这是符合刑法理论的,因为抢劫犯罪中暴力手段的程度往往是很高的,为排除阻力劫取他人财物而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情况经常发生,由于行为人是在抢劫的故意下实施的杀人、伤害行为,故该行为完全可以包容在抢劫罪的评价之内,我国《刑法》第263条也明确规定“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这里的“致人重伤、死亡”,应该包括故意与过失致人重伤、死亡,而且,从故意杀人罪与抢劫罪的法定刑以及我国刑法规定的实行吸收加重原则的数罪并罚制度出发,将当场杀死他人取得财物的行为认定为抢劫罪予以一并评价,完全可以做到罪刑相适应,不会轻纵犯罪。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抢劫过程中故意杀人案件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中已经明确:“行为人为劫取财物而预谋故意杀人,或者在劫取财物过程中,为制服被害人反抗而故意杀人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另外,将为劫取财物而当场杀害他人取得财物的行为统一认定为抢劫罪,在司法实践中容易操作,避免了在定罪问题上造成混乱。而对于实施抢劫后,为灭口而故意杀人的情况,该《批复》同时指出应当“以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定罪,实行数罪并罚”,这是因为,抢劫行为完成后,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已经齐备,行为人为灭口而故意杀人的,系另起杀人故意实施了杀人行为,该行为并非作为劫取财物的手段而实施的,主客观相一致,应构成故意杀人罪,实行并罚。
综上,对被告人在抢劫过程中使用暴力致人重伤昏迷,后为放火毁灭罪证致人窒息死亡,由于其在实施放火行为之前主观上认为被害人已经死亡,实施放火行为之时不具备杀死被害人的主观故意,并非抢劫完成后为了灭口而故意杀人,故不构成故意杀人罪,应认定为抢劫罪。同时,被告人为毁灭罪证而实施的放火行为,符合放火罪的犯罪构成要件,还构成了放火罪,以抢劫罪和放火罪进行并罚是正确的。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二、三、四、五庭编:《刑事审判参考》 2006年第4集(总第51集,案例第401号),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9一14页。执笔:闰宏波;审编:王志辉。

声明:本网部分内容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还有疑问?

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题

立即咨询

抢劫过程中致人重伤后放火毁灭罪证致人死亡行为的定性

发布时间:2013-05-16

 

抢劫罪 致人重伤 致人死亡
附录3:刑事审判参考案例
魏建军抢劫、放火案
裁判摘要:因果关系错误中的事前故意不影响故意犯罪既遂的成立。抢劫过程中使用暴力致人昏迷,误认为被害人已经死亡,为毁灭罪证又实施放火行为造成被害人窒息死亡的,因为放火时没有故意杀人的主观故意,其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应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一)因果关系错误中的事前故意不影响故意犯罪既遂的成立
行为人对因果关系发展的具体样态的认识错误,在犯罪构成的评价上并不重要。因为无论是哪一种因果关系错误,均属于在同一犯罪构成范围内的事实认识错误,故只要行为人认识到自己实施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足已,而不要求对因果关系发展的具体样态有明确认识。因为行为人对因果关系的基本部分有认识,就充分表明行为人对刑法保护法益的背反态度,对因果关系发展的具体样态的认识如何,并不影响对行为人的刑法否定评价和归责可能性,易言之,对于行为故意的成立不发生影响。既然行为人具有实现同一犯罪构成结果的故意,如果现实所发生的结果与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也具有因果关系,行为人对其概括故意支配下现实产生的危害结果就必须承担该故意犯罪既遂的刑事责任。
行为人在抢劫过程中致人重伤,但误认为被害人已死亡,后为掩盖罪行放火毁灭罪证,致人死亡的,属于上述因果关系错误中的第二种情况。对此,我们认为,虽然这种情况下客观上有前后两个行为,是后行为最终造成的死亡结果,但前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未因后行为的介入而中断,应肯定前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且前后两个行为是行为人在一个概括的杀人故意下连续实施的,无论是前行为还是后行为造成的实际损害结果,与行为人意欲实现的结果完全一致,故应以故意杀人罪既遂论处。
(二)抢劫过程中使用暴力致人昏迷,误认为被害人已经死亡,为毁灭罪证又实施放火行为造成被害人窒息死亡的,因为放火时没有故意杀人的主观故意,其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应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虽然被告人发生了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并不影响其故意杀人罪既遂的成立,但是否应对其以故意杀人罪定罪还必须考虑其是在实施抢劫犯罪过程中实施的杀人行为的因素。被告人为了当场劫取财物,当场使用足以致人死亡的暴力手段欲将被害人杀害,在错误地认为被害人已经死亡(实际昏迷)的情况下,为了毁灭罪证、掩盖罪行而实施了放火行为,最终致被害人窒息死亡。杀死被害人的行为作为劫取财物的手段在抢劫犯罪中予以一并评价,这是符合刑法理论的,因为抢劫犯罪中暴力手段的程度往往是很高的,为排除阻力劫取他人财物而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情况经常发生,由于行为人是在抢劫的故意下实施的杀人、伤害行为,故该行为完全可以包容在抢劫罪的评价之内,我国《刑法》第263条也明确规定“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这里的“致人重伤、死亡”,应该包括故意与过失致人重伤、死亡,而且,从故意杀人罪与抢劫罪的法定刑以及我国刑法规定的实行吸收加重原则的数罪并罚制度出发,将当场杀死他人取得财物的行为认定为抢劫罪予以一并评价,完全可以做到罪刑相适应,不会轻纵犯罪。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抢劫过程中故意杀人案件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中已经明确:“行为人为劫取财物而预谋故意杀人,或者在劫取财物过程中,为制服被害人反抗而故意杀人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另外,将为劫取财物而当场杀害他人取得财物的行为统一认定为抢劫罪,在司法实践中容易操作,避免了在定罪问题上造成混乱。而对于实施抢劫后,为灭口而故意杀人的情况,该《批复》同时指出应当“以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定罪,实行数罪并罚”,这是因为,抢劫行为完成后,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已经齐备,行为人为灭口而故意杀人的,系另起杀人故意实施了杀人行为,该行为并非作为劫取财物的手段而实施的,主客观相一致,应构成故意杀人罪,实行并罚。
综上,对被告人在抢劫过程中使用暴力致人重伤昏迷,后为放火毁灭罪证致人窒息死亡,由于其在实施放火行为之前主观上认为被害人已经死亡,实施放火行为之时不具备杀死被害人的主观故意,并非抢劫完成后为了灭口而故意杀人,故不构成故意杀人罪,应认定为抢劫罪。同时,被告人为毁灭罪证而实施的放火行为,符合放火罪的犯罪构成要件,还构成了放火罪,以抢劫罪和放火罪进行并罚是正确的。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二、三、四、五庭编:《刑事审判参考》 2006年第4集(总第51集,案例第401号),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9一14页。执笔:闰宏波;审编:王志辉。

声明:本网部分内容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