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疑问?

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题

立即咨询

放火罪未遂与犯放火罪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区别

发布时间:2013-05-06

 

附录1:最高人民法院专家法官著述与主流观点
放火罪未遂与犯放火罪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由于都没有实际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重伤、死亡或者不特定范围内的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后果,故在认定时会出现’昆淆。我们认为,区别二者的关键在于放火行为着手实施后是否对公共安全实际形成危险,即是否具有了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物遭受重大损失的现实可能。
刑法》 第114条规定的放火罪,从刑法理论上讲,是一种危险犯。行为人着手实施放火的行为,对公共安全实际形成危险,即具有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现实可能钩,就齐备了放火罪的全部构成要件,构成放火罪的既遂。另一方面,与放火罪的未遂不同,犯放火罪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是指放火罪已经既遂,即已经危及到公共安全,但是不具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即没有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重伤、死亡或者不特定范围内的公私财产重大损失。因此,对于行为人实施放火的行为,危及公共安全,只是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应认定为放火罪既遂。
但是,行为人虽然已经着手实施放火的行为,只是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例如公私财物未能燃烧虽已燃烧但被及时扑灭,对公共安全没有实际形成危险的,则属放火罪的未遂。对于放火罪未遂犯,应当依照《刑法》第23条“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规定处刑。
——高憬宏、杨万明主编:《基层人民法院法官培训教材(实务卷· 刑事审判篇)》 ,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80一81页。

声明:本网部分内容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还有疑问?

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题

立即咨询

放火罪未遂与犯放火罪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区别

发布时间:2013-05-06

 

附录1:最高人民法院专家法官著述与主流观点
放火罪未遂与犯放火罪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由于都没有实际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重伤、死亡或者不特定范围内的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后果,故在认定时会出现’昆淆。我们认为,区别二者的关键在于放火行为着手实施后是否对公共安全实际形成危险,即是否具有了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物遭受重大损失的现实可能。
刑法》 第114条规定的放火罪,从刑法理论上讲,是一种危险犯。行为人着手实施放火的行为,对公共安全实际形成危险,即具有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现实可能钩,就齐备了放火罪的全部构成要件,构成放火罪的既遂。另一方面,与放火罪的未遂不同,犯放火罪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是指放火罪已经既遂,即已经危及到公共安全,但是不具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即没有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重伤、死亡或者不特定范围内的公私财产重大损失。因此,对于行为人实施放火的行为,危及公共安全,只是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应认定为放火罪既遂。
但是,行为人虽然已经着手实施放火的行为,只是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例如公私财物未能燃烧虽已燃烧但被及时扑灭,对公共安全没有实际形成危险的,则属放火罪的未遂。对于放火罪未遂犯,应当依照《刑法》第23条“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规定处刑。
——高憬宏、杨万明主编:《基层人民法院法官培训教材(实务卷· 刑事审判篇)》 ,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80一81页。

声明:本网部分内容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