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疑问?

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题

立即咨询

污蔑他人是否会判刑

发布时间:2018-03-08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进步,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是经常会看到一些人们由于某些原因会导致污蔑他人的现象出现,对此很多人不知道会不会判刑,都有些担心。下面就由庭立方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5.jpg

污蔑他人是否会判刑

如果受害人在微信朋友圈里面收到恶意的诽谤污蔑是可以及时报警处理,也可以提起民事诉讼维权。

造谣属于违法行为,应当依法追究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二十二条 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一、可以起诉(包括民事诉讼、刑事自诉)的,网络诽谤污蔑只是通过了网络的方式,可以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刑法》第246条等相关规定。

二、相关的法律法规有: 《宪法》第38条 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第2款规定:“以书面、口头形式诋毁、诽谤他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诽谤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规定: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利用互联网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构成民事侵权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三、诽谤罪一般属于自诉案件,除非“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根据公安部《关于严格依法办理侮辱诽谤案件的通知》界定,“对于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侮辱、诽谤行为,应当认定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以侮辱、诽谤罪立案侦查,作为公诉案件办理:

(1)因侮辱、诽谤行为导致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

(2)因侮辱、诽谤外交使节、来访的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人员,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

(3)因侮辱、诽谤行为给国家利益造成严重危害的其他情形。”

从上面的文章中,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庭立方小编给提供的相关知识。污蔑他人是需要根据情况的严重性进行判断的。故并不可以一概而论,大家可以多加了解清楚,一旦出现此类事情,也可以进一步的了解,咨询庭立方刑事律师

声明:本网部分内容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还有疑问?

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题

立即咨询

污蔑他人是否会判刑

发布时间:2018-03-08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进步,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是经常会看到一些人们由于某些原因会导致污蔑他人的现象出现,对此很多人不知道会不会判刑,都有些担心。下面就由庭立方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5.jpg

污蔑他人是否会判刑

如果受害人在微信朋友圈里面收到恶意的诽谤污蔑是可以及时报警处理,也可以提起民事诉讼维权。

造谣属于违法行为,应当依法追究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二十二条 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一、可以起诉(包括民事诉讼、刑事自诉)的,网络诽谤污蔑只是通过了网络的方式,可以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刑法》第246条等相关规定。

二、相关的法律法规有: 《宪法》第38条 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第2款规定:“以书面、口头形式诋毁、诽谤他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诽谤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规定: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利用互联网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构成民事侵权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三、诽谤罪一般属于自诉案件,除非“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根据公安部《关于严格依法办理侮辱诽谤案件的通知》界定,“对于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侮辱、诽谤行为,应当认定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以侮辱、诽谤罪立案侦查,作为公诉案件办理:

(1)因侮辱、诽谤行为导致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

(2)因侮辱、诽谤外交使节、来访的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人员,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

(3)因侮辱、诽谤行为给国家利益造成严重危害的其他情形。”

从上面的文章中,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庭立方小编给提供的相关知识。污蔑他人是需要根据情况的严重性进行判断的。故并不可以一概而论,大家可以多加了解清楚,一旦出现此类事情,也可以进一步的了解,咨询庭立方刑事律师

声明:本网部分内容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