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疑问?

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题

立即咨询

前罪判缓刑的是累犯吗

发布时间:2017-12-11

前罪判缓刑的是累犯吗?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人都会有的疑问。今天,庭立方小编就为大家来进行详细的解释。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分清楚缓刑和普通刑期的区别,其次要明确累犯的概念,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细致的解答这两个概念和这个问题。

累犯10.jpg

法律解读

缓刑,是指对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具备一定条件的情况下,附条件地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制度。从这一概念可以看出,缓刑本身不是刑罚,而是具体运用刑罚的一种制度。因此,我们探讨缓刑考验期间又犯罪的能否适用缓刑,应该从刑罚运用这一角度出发,即如何有利于改造罪犯出发。

我国刑法第77条第1款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这一规定,把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和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作为一种情况的两个方面。而最高人民法院《对缓刑考验期间发现有漏罪没有判决的是否要撤销缓刑的答复》中指出:“对漏罪定罪判刑,再对前罪与漏罪实行数罪并罚,决定执行的刑罚。……如果仍符合缓刑条件的,仍可以适用缓刑。”因此,根据这一精神,我们认为,在缓刑考验期间内又犯罪适用缓刑,要看数罪并罚后是否仍符合缓刑条件,如果符合,仍可以适用缓刑。

我国刑法第72条规定的缓刑条件是,(一)适用的对象必须是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二)必须不是累犯。(三)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

因此,如果判缓刑的犯罪,是故意犯罪,在缓刑考验期间,又故意犯罪,那么就构成累犯,所以重新确定刑罚时,就不适用缓刑。但如果前罪是过失犯罪,不能构成累犯的情况下,能否适用缓刑呢?

笔者认为,后罪是故意犯罪,也不能适用缓刑。因为,缓刑制度的设立,是为了有利于对良知未泯的轻刑犯,能够使其既感受到刑罚的威慑力,又给予了悔过自新的机会,其目的是有利于教育改造犯罪分子,促使其自觉地改恶从善,悔过自新,遵纪守法。而在缓刑考验期间又故意犯罪,表明其主观恶性较大,不能再适用缓刑,必须收监执行。

相反,后罪也是过失犯罪的。我国刑法第77条第1款规定撤销缓刑后,对前罪和后罪实行数罪并罚,如果数罪并罚后,决定执行的刑期是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也可以实行缓刑。因为过失犯罪的犯罪分子主观恶性较小,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是用最经济的方法实现刑罚的惩罚、威慑、教育、改造等功能。

另外,在司法操作中,为了防止缓刑的滥用,对于这类罪犯最好由检察机关提出适用或者不适用缓刑的量刑建议。避免法院一家说了算可能造成的弊端。

好了,看了上面的解释,对于这个问题是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呢?前罪被法院判处了缓刑以后再犯罪的不一定就会被认定为是累犯。因为法官做出判定时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庭立方有更加专业的刑事辩护律师可以为你提供法律服务。


声明:本网部分内容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还有疑问?

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题

立即咨询

前罪判缓刑的是累犯吗

发布时间:2017-12-11

前罪判缓刑的是累犯吗?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人都会有的疑问。今天,庭立方小编就为大家来进行详细的解释。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分清楚缓刑和普通刑期的区别,其次要明确累犯的概念,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细致的解答这两个概念和这个问题。

累犯10.jpg

法律解读

缓刑,是指对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具备一定条件的情况下,附条件地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制度。从这一概念可以看出,缓刑本身不是刑罚,而是具体运用刑罚的一种制度。因此,我们探讨缓刑考验期间又犯罪的能否适用缓刑,应该从刑罚运用这一角度出发,即如何有利于改造罪犯出发。

我国刑法第77条第1款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这一规定,把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和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作为一种情况的两个方面。而最高人民法院《对缓刑考验期间发现有漏罪没有判决的是否要撤销缓刑的答复》中指出:“对漏罪定罪判刑,再对前罪与漏罪实行数罪并罚,决定执行的刑罚。……如果仍符合缓刑条件的,仍可以适用缓刑。”因此,根据这一精神,我们认为,在缓刑考验期间内又犯罪适用缓刑,要看数罪并罚后是否仍符合缓刑条件,如果符合,仍可以适用缓刑。

我国刑法第72条规定的缓刑条件是,(一)适用的对象必须是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二)必须不是累犯。(三)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

因此,如果判缓刑的犯罪,是故意犯罪,在缓刑考验期间,又故意犯罪,那么就构成累犯,所以重新确定刑罚时,就不适用缓刑。但如果前罪是过失犯罪,不能构成累犯的情况下,能否适用缓刑呢?

笔者认为,后罪是故意犯罪,也不能适用缓刑。因为,缓刑制度的设立,是为了有利于对良知未泯的轻刑犯,能够使其既感受到刑罚的威慑力,又给予了悔过自新的机会,其目的是有利于教育改造犯罪分子,促使其自觉地改恶从善,悔过自新,遵纪守法。而在缓刑考验期间又故意犯罪,表明其主观恶性较大,不能再适用缓刑,必须收监执行。

相反,后罪也是过失犯罪的。我国刑法第77条第1款规定撤销缓刑后,对前罪和后罪实行数罪并罚,如果数罪并罚后,决定执行的刑期是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也可以实行缓刑。因为过失犯罪的犯罪分子主观恶性较小,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是用最经济的方法实现刑罚的惩罚、威慑、教育、改造等功能。

另外,在司法操作中,为了防止缓刑的滥用,对于这类罪犯最好由检察机关提出适用或者不适用缓刑的量刑建议。避免法院一家说了算可能造成的弊端。

好了,看了上面的解释,对于这个问题是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呢?前罪被法院判处了缓刑以后再犯罪的不一定就会被认定为是累犯。因为法官做出判定时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庭立方有更加专业的刑事辩护律师可以为你提供法律服务。


声明:本网部分内容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